2024年上半年全国十大省级建工集团经营业绩分析
2024-10-08 00:00:00
2024年上半年,全国十大建工集团的经营表现备受关注。这些区域龙头企业在营业收入、盈利能力、经营性现金流、资产负债率、“两金”情况及应收账款周转率六大关键指标上呈现出复杂局面。通过分析这六个维度,可以
2024年上半年,全国十大建工集团的经营表现备受关注。这些区域龙头企业在营业收入、盈利能力、经营性现金流、资产负债率、“两金”情况及应收账款周转率六大关键指标上呈现出复杂局面。通过分析这六个维度,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建筑行业的运行现状及面临的挑战。
一、营业收入:多数企业下降,上海建工和北京建工逆势增长
2024年上半年,十大省级建工集团整体营业收入表现不尽如人意,除上海建工和北京建工外,其他8家企业的营收均有所下滑,整体营收的平均值为592亿元。其中,上海建工和云南建投位居第一梯队,营收规模分别为1460亿元和757亿元,但云南建投的营收较去年同期下降9.5%。北京建工则逆势增长7.5%,达到651亿元,增速领跑行业。
营收规模第二梯队的企业包括陕建股份、山西建投、湖南建工等,这些企业的营收在500亿元至750亿元之间,但均有所下滑,降幅在7%到20%不等。第三梯队的浙江建投、安徽建工、甘肃建投营收在250亿至500亿元之间,跌幅超过10%。重庆建工处于第四梯队,营收仅为156亿元,且下降幅度达到25.4%,为行业中降幅最大者。
二、盈利能力:云南建投净利润最高,北京建工增长迅猛
在盈利能力方面,云南建投的归母净利润最高,达到19.86亿元,但同比下降22.6%。总体来看,仅上海建工和北京建工的净利润实现了同比增长,分别增长9.3%和27%,其余八家企业的净利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。北京建工的增长率最高,而重庆建工则出现亏损,净利润下降115.6%。
值得注意的是,陕建股份的净资产收益率以6.0%排名行业第一,显示出较强的盈利能力;其次是安徽建工、山西建投和浙江建投,其净资产收益率在3%至5%之间。相对较低的是上海建工、甘肃建投和北京建工,净资产收益率在1.0%至1.5%之间。湖南建工和重庆建工的表现最弱,尤其是重庆建工,净资产收益率为-1.14%,显示出较大亏损风险。
三、经营性现金流:仅三家企业为正,上海建工现金流净流出额最大
在经营性现金流方面,十大建工集团中仅云南建投、甘肃建投和湖南建工三家企业实现了正向流动,其中云南建投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82.1亿元,表现最佳。然而,上海建工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-226.2亿元,净流出额最大,主要是由于工程项目结算不利所致。
现金流为负的其他企业中,山西建投和安徽建工由正转负,北京建工的现金流净流出量大幅增加,由去年的8.7亿元增加至76.2亿元,增幅超过700%。
资产负债率反映了企业的偿债能力及财务风险。2024年上半年,浙江建投的资产负债率高达91.4%,偿债能力较弱。重庆建工、陕建股份、上海建工、安徽建工等六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均超过80%,也面临较高的债务压力。
北京建工、山西建投的资产负债率在70%以上,相对较低。而云南建投以68.8%的资产负债率在行业中表现最为稳健,显示出较强的财务健康度和长期偿债能力。
五、“两金”情况:山西建投增速最高,陕建股份、甘肃建工占比重较高
“两金”(应收账款及存货)情况显示,建筑行业整体面临较大的资金回收压力。上半年,多数建筑企业的“两金”总额同比增加,尤其是山西建投,增长率达到24.8%,增速居首。而北京建工、浙江建投和云南建投的“两金”总额有所下降。
从“两金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来看,陕建股份和甘肃建投的比重超过200%,面临较大的资金回笼压力。重庆建工、安徽建工的“两金”占比也超过150%。相比之下,上海建工、湖南建工和浙江建投的比重较低,但仍在70%以上,说明“两金”管理依然是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。
另外,甘肃建投的“两金”占流动资产的比重最高,达到了60%,陕建股份、安徽建工和山西建投的比重超过50%。浙江建投的占比最低,为32.7%。
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衡量企业资金流动性的重要指标。2024年上半年,湖南建工和上海建工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最快,平均周转一次的时间均在80天内,显示出较好的资金管理效率。
山西建投和北京建工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接近两次,周转时间在100天左右。而其他企业如陕建股份、甘肃建投等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,尤其是陕建股份,周转率仅为0.4,存在较大的回收风险。
整体来看,2024年上半年全国十大建工集团的经营状况不容乐观,受宏观经济环境及项目结算周期影响,多数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,只有少数企业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实现逆势增长。尽管盈利能力和资产管理表现分化,但应收账款周转率低、资金回收压力大、资产负债率高等问题普遍存在,这些问题仍是行业未来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。
展望下半年,建筑行业企业或将继续加强资金管理、优化项目执行以提升现金流表现,同时关注降本增效及资产负债的管理,以应对持续的经济挑战。
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~